首页 >> 滴水珠

目标价格疑惑多产业链苦盼细则香蕉

发布时间:2022-07-29 18:30:41 来源:正谷农业网

目标价格疑惑多产业链苦盼细则

近期,关于棉花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的传闻再次流出,面积和产量结合补贴的说法似乎让大家看到了细则出台的苗头。但仔细一想,市场各方的担忧还在发酵,市场的决定权还须回归市场的道理何时才能落实于实际行动呢?

棉花的事情要慢慢来,期望一步到位的改革成功是不切合实际的,但是直补细则制定的前提须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政策制定者和目标价格的制定者是交易的某一方,那么,棉花政策的改革就会成为各方“政策套利”角逐的名利场。

19800元/吨目标价格疑惑多

2014年,临时收储政策结束,棉花政策将采取在新疆试点直补的方法试行,用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价格差作为补贴的基础,这个改革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也符合“十八大”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的精神。有关方面定出了19800元/吨的目标价格,但是这个价格是如何出台的呢?测算和论证模型是否合理?19800元/吨是买家出价还是卖家出价?诸多疑问让业界人士摸不着头绪。

目标价格公告明确说道——“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且向社会公布,但是补贴金额由谁来制定呢?这一点含糊不清。不免让人有疑问,市场价格的定义由谁说了算?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来实行差价补贴,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标价格只有一个19800元/吨,但是“市场价格”却是五花八门的。如果交易双方是在自愿基础上的真实成交,都有正规的税务登记发票,你能说15000元/吨是市场价格,难道13000元/吨就不是市场价格吗?谁有“定义权”和“解释权”就等于拿到了补贴政策的话语权。如果再指定某个官方机构发表一个“市场价格”,卖价和买价都被提前“内定”了。

市场差价谁来支付

既然政府公布了目标价格是19800元/吨,棉农就认准一个死理,不管最后谁付这个钱,反正到手的钱不能低于这个价格,否则不卖。但是这个市场价差由谁来埋单,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引发很多其他的问题,更会影响到管理层的公信力。

2014/2015棉花年度实行“储改补”试点,这就明确告诉市场,以后棉花不要再往国家的仓库里送了,国家是不会按照19800元/吨买单的,况且国库棉花抛储的托底价格也只有17250元/吨(甚至更低)。所以,未来市场价格一定低于17250元/吨。国家怎么可能以19800元/吨再次进货呢?除非市场价格再次被炒到19800元/吨以上,而在国内棉花海量库存和全球棉花价格低迷的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天价”。

这个差价棉纺企业也不会支付,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买高价棉花,股东不答应。江苏有家棉纺厂的采购经理告诉我近期真实的市场状况是棉价一路阴跌不止,目前工厂采购棉花的实际价格以每天50元~100元/吨的价格下降。例如,棉纺厂计划要采购200吨棉花,以前都是一次性采购200吨,而现在如果分为两次采购,即第一次提货100吨,第二次再提货100吨,相差2天左右的时间,第二批棉花的价格就能便宜将近100元/吨。目前下游纺织厂普遍不肯囤积棉花库存,而是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情况随用随买。

贸易商更不会支付,贸易商全球采购已经成为定局。而且现在下游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了“面包比面粉便宜”的现象,例如10支环锭纺纱的价格大约在19500元/吨左右,而气流纺10支销售价格(原棉纺纱)在18500元/吨左右。贸易公司基本是靠赚“快钱”生存的,“有差价就有动力,没差价就放假”。

细则不出棉农心急

6月初,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场“及时雨”的到来,缓解了当地棉田的旱情,棉花长势喜人,美国棉农自然喜出望外。而国内棉农却是一脸惆怅。2014年,中国棉农种棉花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原本应该在播种之前就告知农民的直补政策细则,现在地里的棉花长得很高了,可补贴政策却还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没人告诉棉农们今年棉花政策的走向,实实在在拿到手的补贴又会是多少。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4年的棉花种植面积除了极个别的省份(甘肃)有微量增长以外,其他省份的种植面积都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棉农这几年没有得到足以支撑他们继续植棉的益处。

目标价格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棉农心里没谱。正是由于心里没谱,内地棉农不敢大规模种植棉花,棉农们担心到了收获季节,万一官方认定的“市场价格”与棉农实际销售的价格不相符,这又将触发新问题的产生。无论补贴还是不补贴,规则都应该是在播种前就告知棉农。而如今,虽然目标价格有了,但是官方的市场价格的定义还是没有出来,目标价格减去市场价格就是发放补贴的基础,缺少一个未知数,这个方程式还是没有办法求解。

业内更大的担忧还在于,即将实施的目标价格会不会成为“收储-抛储”政策的升级版?未来新的政策会不会只是换了一个马甲,实质还是“行政干预”?

棉农、棉企、纺企三方难两全

在临时收储时代,国内棉纺织企业因原料质量和价格因素,失去大量的订单。目标价格时代,国内的棉花种植和加工行业又可能因成本问题失去大量的棉农。然而棉花价格最终落在哪个价位区间才能让买卖双方都满意呢?上游的卖方和下游的买方谁更有市场话语权?

假设棉花价格以每天50元/吨的速度下跌,360天就下跌18000元/吨,当然,根据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不可能跌到“零”,中间总有一个价格是买卖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的形成是根据市场状况,建立在当时的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但是市场是多变的,影响远期交割月份价格的因素太多,现今业内对2014/2015年度棉花市场价格的预测从15000元/吨到11000元/吨不等,甚至还有低至10000元/吨的。倘若市场价格在15000元/吨,这意味着19800-15000=4800元/吨的补贴,不管你愿不愿意,未来市场就是接受这个估价。棉农不接受?那棉纺织企业就去境外采购了。

管理层如何判断补贴的方法和数量最符合实际情况?补贴受益者是棉商还是棉农?无论管理部门如何界定“市场价格”的定义,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国际棉花市场价格跌到60美分~65美分/磅,国家对于棉农到底补还是不补?补多少?怎么补?这些疑问没有在春播之前向棉农、尤其是新疆以外的内地棉农明确说明,到现在棉农依然是云里雾里。

近几年,国内许多小型棉纺织企业倒闭,逐渐上游的棉农也会被连累。棉花和纺织行业的从业人数巨大,牵涉的企业数量众多,棉花价格牵动着各方面的神经。而处于棉花产业链下游的纺织行业饱受“三荒、三高”之苦,即钱荒、电荒、用工荒,棉价高、库存高、税负高。国内的高棉价加上国外质优价廉的进口棉纱和坯布对国内的生产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纺织企业经营困难。业内人士戏称,如今的棉纺织行业已经成了“屌丝行业”,卖棉花和卖棉纱的同行们到处在吐槽,不是感叹订单少、价格低,就是在网上发布毫无意义的价格信息。

为了顺利完成从收储制到补贴制的平稳过渡,业内人士呼吁管理层在广泛征求涉棉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及早公布市场价格以及补贴实施的细则,唯此,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什么药能治疗温肾固精

男性温肾固精需要注意什么

肾阳不足引起耳鸣有什么方法缓解

腰膝酸软耳鸣吃什么药好

坤宝丸治疗更年期效果如何

友情链接